




臺灣新興太空產業領航計畫-微衛星發展
為建立永續的台灣太空產業,國家太空中心執行「臺灣新興太空產業領航計畫-微衛星發展」,其中包含立方衛星(CubeSat)子計畫。此立方衛星計畫的目的是培養新一代太空技術人才,並產出立方衛星商用產品。
本計畫自2017年開始發展三枚立方衛星,為圓形軌道,軌道高度在400到600公里間。這三個立方衛星由國內大學及本土公司承做,3U, 2U, 1.5U立方衛星分別命名為飛鼠衛星、堅果衛星及玉山衛星。三個立方衛星分別在2021至2022年間發射升空。
飛鼠衛星
飛鼠衛星由中央大學研製,使用的科學酬載是自製的電離層探測儀(CIP),是福衛五號先進電離層探測儀AIP的縮小版。此探測儀能現場量測繞地軌道上電離層的電漿特性,包括溫度、化學反應、電動力學等,偵測出電漿不規則體,以研究它對衛星和地面無線電通訊的干擾。
堅果衛星
堅果衛星由虎尾科技大學研製,酬載是廣播式自動回報監視(ADS-B)接收器,可以接收衛星下方飛機發出的ADS-B訊息,追蹤全球的飛機飛行軌跡,有助飛行安全。
玉山衛星
玉山衛星由騰暉等公司研製,酬載是自動識別系統(AIS)和自動封包回報系統(APRS)接收器。衛星上AIS接收器可以接收衛星下方船隻發出的AIS訊息,儲存船隻的航行軌跡和附帶訊息到衛星上。等經過地面站,衛星經由UHF無線頻率將AIS訊息下傳。這樣可以追蹤全球的船隻航行軌跡,有助船隻航行安全。同樣的運作方式,衛星上APRS接收器可以接收車輛上APRS發射器發出的訊息,做交通監控;也可以接收地面裝置發出的APRS訊息,做大範圍的環境監測。
發射時間及軌道
玉山衛星和飛鼠衛星搭乘SpaceX Falcon-9火箭,於台灣時間2021年1月24日23:00發射,成功進入高度525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並運作。飛鼠衛星於9月退役,玉山衛星於10月退役。
堅果衛星發射時間在2022年11月到國際太空站,12月自國際太空站釋放入軌。
通訊資訊
玉山衛星呼號 BN0YS,UHF下傳頻率 436.250MHz, AX25, 9k6, GMSK;APRS VHF上傳頻率145.825MHz
堅果衛星呼號BN0UT,UHF下傳頻率 436.850MHz, AX25, 1k2, AFSK;APRS VHF下傳頻率145.825MHz;
飛鼠衛星呼號BN0IDA,UHF下傳頻率 437.345MHz, AX25, 9k6, GMSK;S頻段下傳頻率 2420.000MHz
歡迎各界協助接收,聯絡信箱:albert_lin@tasa.org.tw